关于公布厦门大学第八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获奖名单的通知
2022年第八届厦门大学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已圆满结束,经竞赛评委认定,组委会审核,评出团队,一等奖2队,二等奖4队,三等奖9队,优胜奖2队。现将获奖名单结果予以公布:
2022年第八届厦门大学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奖名单
序号 | 团队奖项 | 队长姓名 | 队员姓名 | 所在学院 | 作品名称 | 类别 |
1 | 一等奖 | 张凯婷 | 吴 姁 | 环境与生态学院 | 实现太阳光的多功能性—一种用于连续海水淡化的环境友好型技术 | 科技类 |
张馨予 |
王思溱 |
江林珂 |
孙芊馨 |
2 | 一等奖 | 雷雨电 | 郑浩辉 | 能源学院 | “蓝”能可贵—双碳目标下的海洋能发电装置设计 | 科技类 |
周宇轩 |
刘辉 |
刘艳 |
肖扬 |
3 | 二等奖 | 王时超 | 何儒斌 | 材料学院 | 新型固相烧结法回收光伏硅片切割废料的探索 | 科技类 |
胡浩渊 |
郭琳 |
李梦晨 |
4 | 二等奖 | 程月 | 陈甜甜 | 环境与生态学院 | 痕量铁同步激活过硫酸根和氧气实现有机污染的快速消除 | 科技类 |
储煜 |
徐可欣 |
刘玥 |
赵世杰 |
谢佳恒 |
5 | 二等奖 | 黄海婷 | 江婉霖 | 环境与生态学院 | 双碳背景下城市交通出行结构优化方案 | 社会实践类 |
成竞扬 |
朱瑞茜 |
王思嘉 |
吴晶晶 |
6 | 二等奖 | 苏晗 | 徐亦琪 | 环境与生态学院 | UV-LED联合高碘酸盐高效降解常见染料的模型设计 | 科技类 |
章钰 |
7 | 三等奖 | 李田雨 | 江婉霖 | 环境与生态学院 | 一“碳”究竟——水体二氧化碳原位分析仪 | 科技类 |
谭智文 |
苏哲洋 |
肖文赜 |
8 | 三等奖 | 高健 | 马银杏 | 化学化工学院、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 | 基于人工智能和高通量实验锂电池电解液自动化研发平台设计 | 科技类 |
路泰歌 |
左丹阳 |
王慧群 |
邹玉玲 |
9 | 三等奖 | 秦宇航 | 卫海天 | 化学化工学院 | 节能减排:泡沫分离法环保提取发酵液中的β-葡聚糖酶 | 科技类 |
10 | 三等奖 | 张文娴 | 吴念远 | 能源学院 | “智”能行医——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医院全生命周期一体化能源调度运维方案 | 科技类 |
张宜宁 |
林晨锐 |
刘松灵 |
宋洁 |
郝佳琛 |
11 | 三等奖 | 吴梦洁 | 任禹铄 | 能源学院 | 氨擎engine:零碳排放动力系统 | 科技类 |
刘泽坤 |
李苏洛 |
陈登煌 |
张文娴 |
12 | 三等奖 | 陈文杰 | 卢晓图 | 航空航天学院 | 太阳能履带式草方格铺设车 | 科技类 |
郑永斌 |
13 | 三等奖 | 王梦折 | 何厚鑫 | 环境与生态学院、信息学院 | AI垃圾小管家 | 科技类 |
刘秋悦 |
14 | 三等奖 | 关雅雯 | 阙浩 | 材料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 | 多孔碳化硅高温隔热瓦 | 科技类 |
林薇薇 |
李锦富 |
赵琳 |
张萌 |
郑茹月 |
15 | 三等奖 | 徐垠 | 高悦皓 | 环境与生态学院 | 基于Fe强化的“负碳型”污染物处理耦合能源和资源回收技术 | 科技类 |
吴晓文 |
王爱洁 |
游钟海 |
曾琪 |
张好 |
16 | 优胜奖 | 王世鑫 | 陈洲航 | 航空航天学院 | 风能水面滤食垃圾收集装置 | 科技类 |
田剑晨 |
17 | 优胜奖 | 李婷 | 高天楚 | 环境与生态学院、法学院 |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塑料袋使用和处理情况调研 | 社会实践类 |
李心苗 |
罗贤涛 |
王亚彤 |
朱子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