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先锋》第二十六期如期而至。本期的“环境事记”关注了2022年波罗的海北溪管道泄漏事件,这是联合国确认的史上最大规模甲烷泄漏事故,对气候与海洋生态造成严重影响,引发全球对能源安全与环境代价的反思。在“生态卫士”板块,我们聚焦中国治沙专家卢琦;他三十年来坚守西北荒漠,推动荒漠化治理模式转型,用实际行动守护祖国北方生态屏障,展现了科技兴绿的责任担当。“经典论述”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洱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要珍惜自然馈赠,共建美丽中国,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祖国风光”带我们走进大理苍山洱海。碧波万顷,山水相依,这片西南高原明珠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缩影。“珍稀生物”介绍了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它对湿地环境极为敏感,其种群变化是生态变化的晴雨表,保护青头潜鸭也就是守护生态平衡。
科研动态则关注了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冯明宝副教授团队在《Water Research》发表的研究成果,深入揭示Fe(VI)、Mn(VII)、Co(II)、Cu(II)等高价金属氧化体系在水处理中对微污染物转化产物与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分子机制调控,推动了高效水处理工艺的分子层面优化。同期,学院滨海湿地群落生态学团队在《Journal of Biogeography》刊发论文,利用气候–功能性状耦合模型系统分析互花米草生态位扩张机制,发现其繁殖性状在中国沿海入侵中发挥关键作用,为预测入侵物种分布、制定精准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让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勇当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