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先锋》第二十八期如期而至。本期的“环境事记”关注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拉夫运河毒地事件,这一典型固体填埋污染事故导致居民健康受损并引发大规模疏散,最终促成《超级基金法》的出台,推动了全球对危险废弃物管理和环境责任的深刻反思。在“生态卫士”板块,我们聚焦“驯鹤姑娘”徐秀娟及其家族;她用短暂而无悔的青春开创了我国人工孵育丹顶鹤的历史,因公殉职后,其亲人接力守护扎龙湿地三代人,用生命与执着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经典论述”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祖国风光”带我们走进广东丹霞山。赤壁丹崖,锦江穿行,这片世界自然遗产不仅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更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生态宝库。“珍稀生物”介绍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这一“鸟中熊猫”因繁殖率低、栖息地受威胁而濒危,其保护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动态则关注了香港理工大学金灵教授团队在《One Earth》发表的综述论文,系统提出“空气塑料际”概念,揭示其作为大气微生物载体可能带来的地球健康风险。同期,南京农业大学王松寒教授团队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刊发研究,发现磷而非氮是近四十年来限制全球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呼吁在气候模型中加强磷循环机制研究,以提升碳汇评估的准确性。
让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勇当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