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10月24日,我院跨学科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组织党员前往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与华侨博物院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实地感悟革命精神,领略统战文化魅力。
重温红色记忆,致敬革命先烈
走进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墙壁斑驳,铁窗森严,仿佛仍回荡着九十五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革命行动。1930年,40余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被国民党政府关押于此,饱受酷刑折磨。为了营救被捕的同志,中共福建省委经过周密部署,于1930年5月25日成功发动了闻名全国的厦门破狱斗争,一举营救出多名革命者,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武装斗争的光辉篇章。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党员们依次参观了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及旧狱遗址,深入了解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大家深刻体悟到,革命先烈以生命赴使命,以鲜血铸信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担当。


感悟统战文化,凝聚奋进力量
随后,支部成员前往华侨博物院,参观第二届福建统战文化周暨厦门传统文化月两大核心主题展。“画好同心大圆”主题展以“文化赋能 同心争先”为主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全省各民主党派、统战系统单位的特色品牌与创新成果,彰显了“同心同向同力建设新福建”的团结力量。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闽籍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主题展通过80余件(套)珍贵侨史文物,展现了海外闽籍华侨在民族危亡之际慷慨解囊、同仇敌忾的壮烈事迹。从旧金山侨界征集的抗战书信、纪念章、刊物等文物,使大家深刻感受到海外侨胞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


红色记忆常在,初心使命不改
参观结束后,党支部围绕以“在学习中凝心聚力,在实践中砥砺前行”开展座谈会。会上,同志们积极发言,分享所思所悟,交流学习体会。
支部宣传委员郑玥同志表示,通过参观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她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在艰险环境中依然坚定信仰、英勇斗争的崇高精神。1930年那场惊心动魄的破狱行动,不仅是一场武装营救,更是一场信念与意志的胜利。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党员,我们要继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在学习和科研中保持坚定信念,面对困难时勇于担当、砥砺前行,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支部党员代表霍金语同志表示,在华侨博物院参观“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闽籍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主题展的过程中,她深切感受到闽籍华侨在民族危亡之际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家国情怀。无论身处何方,心系祖国的赤诚始终不变。我们青年一代更应接续这份情感与责任,立足本职、用于实践,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支部党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活动,重温了红色历史,未来要将爱国情怀、责任意识与奋斗精神融入日常学习与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与服务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图 | 跨学科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责任编辑 | 张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