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我院第二期“大家·谈”活动在芙蓉十“一站式”社区顺利举办。活动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主任、医学院院长韩家淮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与同学们展开面对面交流,围绕学习经历与科研生涯等话题分享心得。学院2023级环境科学专业班主任梁中耀老师主持活动。

韩家淮老师在发言中多次强调,步入大学的一个关键在于脚踏实地、勇于尝试,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发掘兴趣,在学习中追寻热爱”,为整场活动奠定了务实而富有探索精神的基调。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问题涵盖科研学习、职业规划、前沿科学与学科交叉等多个方面。从个人经验到时代背景下的科学发展,从科学伦理的平衡到古生物复活等前沿话题,师生之间展开了平等而深入的对话,展现出同学们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师生良性互动的良好氛围。
针对大学新生在学习适应与未来规划方面的困惑,韩家淮建议,大学阶段的首要任务是保质保量完成课业,在此基础上学有余力的话,应主动进入实验室学习。他强调,“一遍能做好的事情,不花两遍时间”,以此鼓励同学们高效完成学业。同时,他也建议大家积极走进实验室,在实践中发现兴趣,并以兴趣驱动实践。韩家淮还分享了自己初入大学时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刷试管的经历。他表示,即便是这样看似微小的工作,也是科研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洁净与污染的概念,也是一切重大科研成果的基础。他鼓励同学们,既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也要勇于尝试,在亲身参与中成长。
对于同学们普遍关注的专业前景与就业发展问题,韩家淮表示,科学进程本身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同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共性的挑战与阶段性困境。他鼓励大家不畏短期波动,通过持续的知识积累与实践锻炼,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能力,从而从容面对未来社会的变化与需求。同时,他指出,兴趣是推动学科能力发展的关键动力。他建议大家积极参与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在探索中发现并深耕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唯有将兴趣转化为持续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才能逐步培养出过硬的学习能力与扎实的学科素养,为个人成长与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在探讨专业知识、前沿科学与学科交叉等话题时,韩家淮老师立足于同学视角,娓娓道来、循循善诱,引导大家积极思考,以此培养辩证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同时鼓励同学们“温故知新”,以“不计得失”的态度投入学习,不必在意一时理解的快慢、掌握的深浅,只要持续学习,每一步都是通向成功的坚实足迹。

本次跨学科交流活动,同学们参与踊跃,现场气氛热烈。韩老师的回答深入浅出,他巧妙打通不同学科的壁垒,成功搭建起师生互动的沟通桥梁。与会同学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此次活动拓宽了他们的认知视野,对未来复合型发展路径增添了信心。
文 | 宣传中心 李睿翔
图 | 宣传中心 洪英喆
责任编辑 | 肖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