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厦门大学于2024年7月启动首批“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工作,遴选了一批先进基层党支部作为“南强先锋号”“青年嘉庚号”创建单位。各创建单位立足自身学科特色,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三重四融”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一批可示范、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本期为大家介绍“青年嘉庚号”创建单位——厦门大学红树林党支部。
一、基本情况
“红树林保护,我在厦门工作的时候就亲自抓”,红树林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念兹在兹的一项重要工作。厦门大学被誉为中国红树林研究的“黄埔军校”,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以林鹏院士为代表的一代代厦大师生坚持开展我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成果丰硕。

2024年,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全面落实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党建引领”行动,成立了红树林党支部。支部由长期在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红树林保护研究工作的5个科研团队近20名师生党员组成。支部紧密围绕“青年嘉庚号”建设目标和创建标准,锚定红树林保护研究事业的宏伟蓝图,引领广大师生实干担当、奋勇争先,当好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突击队”,形成党组织引领、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撑、校企地联合建设的党建新模式,努力打造具有嘉庚精神、南方之强、厦大风格、环生作为的“青年嘉庚号”。
二、做法和成效
(一)“高标准”强化支部建设,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双提升”
支部探索创新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的高校党建新形态,高质量落实“师生到哪里在哪里开展学习科研,党的工作就推进到哪里”。强化理论实践学习。党支部从厦门筼筜湖出发,前往广西北海、广东湛江、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指示过的红树林保护区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与当地红树林研究和保育领域专家深入交流,深刻体悟“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政治要求。强化在站支部建设。在漳江口台站设立党建活动室,支持师生党员在站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三会一课”、双周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依托台站打造“海上森林”微党课,组织师生党员以“台站+红树林”为背景拍摄党支部宣传片“根系之下”。强化校地联学共建。充分发挥支部建在高水平科研平台上、建在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的优势,积极推动与学校职能部门及相关学院、云霄县委县政府、漳州市生态环保局、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中国生态学会红树林专委会等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联学共建活动,共同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意蕴和丰富内涵。

(二)“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着力培养红树林保护高素质人才
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师生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凝聚到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上来。传承红树林精神。支部邀请学院红树林老前辈卢昌义教授作专题报告,回忆总书记在厦门亲自推动红树林保护和复种工作的历历往事,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厦门的孕育与实践,讲深讲透“迎风破浪、勇于创新”的红树林精神。支部把几代厦大人在红树林生态保护实践中躬体力行、朝夕不倦开展工作的生动故事搬上“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的舞台,引导广大师生更加主动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相关特色案例获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选题立项。坚持实践育人。支部推动师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习实践中,用实实在在的科研现场培养自立自强、守正创新的红树林人才。牵头组建“寻八闽红树路·守蓝碳生态情”社会实践队,开展福建省红树林保护实地调研,推动省内红树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建设,引导师生学以致用,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活动得到福建日报报道,实践队获评2024年福建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调研报告获福建省生态协会采纳。


(三)“高站位”推进“一融双高”,实现红树林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支部找准实现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衔接点和发力点,高质量实现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双向赋能。坚持四个面向,做切实有用的科学研究。支部师生聚焦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及其邻近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等方向开展特色科学研究,在红树林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互花米草入侵机制等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并取得重要进展,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60篇;聚焦“双碳战略”开发滨海生态系统碳汇交易方案,创新编制我国首个海草床碳汇计量方法学,填补了蓝碳交易方法学海草床领域的空白。服务社会需求,开展生态文明思想生动实践。支部积极服务区域发展与国家战略,牵头开展国务院环保大督查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养还湿生态修复效果评估;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传播类项目,推进“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科普宣教活动,制作生态文明科普课程《一“碳”究竟红树林》《海上森林——红树林》等,到站科普人员超2000人次;深度参与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工作,牵头成立中国湿地保护协会红树林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并落户我校。




三、下一步计划
支部将紧紧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目标,按照校党委“党建引领”行动部署,结合学院2025年“一四二一”党建工程建设要求,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树林保护的指示精神,继续挽起裤腿、走下滩涂,深耕红树林这片“国宝林”,加快将“支部+台站”建设成中国红树林保护研究的教育高地、科研高地、人才高地,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始终“走前列”,持续“建新功”,吹响嘹亮的“一融双高”青年嘉庚号。

转自厦大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