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根系”青年守绿脉,共绘“国宝林”新颜——校党委副书记孙理一行赴琼看望慰问学院红树林实践队师生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2日 点击数:


731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孙理一行来到海南海口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博度站点,看望慰问正在开展全国红树林保护与修复调研相关工作的学院“海上森林”暑期社会实践队师生,并进行交流。

孙理首先询问了本次社会实践背景、设计安排和调研进展。实践队总队长、学院2024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刘煜晨详细介绍了目前围绕全国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现状、红树林保护中的社区共管机制以及红树林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和各省分队的实践情况。海南队队长、学院2023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生邓月婷介绍了海南省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情况。队员们展示了精心制作的科普宣传折页。

随后,孙理一行换上水裤和滩涂袜,跟随实践队队员下滩涂,近距离观察红树植物的生长状态,详细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价值。刘煜晨介绍,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林鹏院士为代表的厦大科研人员就已经在东寨港开展红树林相关长期研究。现场,队员们还展示了植物群落和底栖动物群落调查、沉积土柱采样、表层水采集等工作过程。

交流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们逐一汇报了在海南实践期间的参访调研情况,并表示真切地感受到“绿水青山”不只是抽象的口号,红树林保护的生命力,不仅在学术论文、采样数据里,更在田间地头、渔港村落中蓬勃生长,深深根植于社会肌理、经济命脉与时代课题之中。队员、来自社会与人类学院的2024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徐诗分享到,“以文理学科交叉的视角探索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社区共管模式与生态经济发展,是对红树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

孙理代表学校向参加此次社会实践的师生表示慰问。他指出,红树林保护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念兹在兹的一项重要工作,多次对红树林保护工作作出具体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孙理强调,实践队师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树林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以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扎实推进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在滩涂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锤炼本领、磨砺意志,大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殷切嘱托,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调查做在人民关切中,奋力答好美丽中国的“青年答卷”。

学校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洪春生、校团委书记张晴、学院党委书记王晟等一同参加慰问。

据悉,厦门大学海上森林”全国红树林保护与修复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由环境与生态学院、社会与人类学院师生组成,为共青团中央2025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联系团队。实践队于今年暑期分赴广西、海南、广东、福建、浙江5省开展社会实践,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野外考察、深度访谈等途径,全面梳理我国红树林保护现状,深入剖析生态退化机理,总结典型修复路径与实践经验,致力为十五五期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实施提供科学支撑与青年力量。海南是此次调研的第四站,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迄今中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


|邓月婷

|陈昱飞 彭依

责任编辑|王旖旎


Top